(网经社讯)自2025年5月8日起,Shopee卖家中心正式对使用“先买后付”(SPayLater)付款方式完成的订单收取4.5%的卖家手续费。
据网经社跨境电商台(CBEC.100EC.CN)查询DeepSeek后获悉,2025年5月8日,Shopee马来西亚站正式实施SPayLater卖家手续费上调政策,费率从3.5%提升至4.5%,适用于所有分期计划(含1-24个月分期),并额外加收8%销售及服务税(SST)。此次调整引发卖家群体广泛关注。
一、政策核心变动
1.费率调整范围
覆盖SPayLater全部分期方案,无论分期期限长短,卖家均需支付4.5%手续费(含SST)。
卖家无法自主关闭SPayLater服务,该功能为平台默认启用。
2.特别计划补偿
Shopee同步推出“特别SPayLater计划”,仅限邀请制卖家参与:
3个月分期:免除程序费用;
6个月分期:程序费用降至2%(原费率未明确,但预计高于当前优惠);
参与卖家可获额外流量支持,但需承担基础4.5%手续费。
二、上调原因分析
1.平台成本压力
资金垫付风险:SPayLater允许买家先买后付(最长24个月),Shopee需承担垫资成本及坏账风险。
技术运营成本:分期服务需配套信用评估系统、催收机制及合规支持。
2.市场策略调整
引导卖家行为:通过差异化费率(如“特别计划”优惠)激励卖家提供更多分期选项,提升平台竞争力。
盈利结构优化:参考行业趋势(如东南亚电商佣金普遍上调),Shopee或通过调整费率平衡盈利与用户增长。
3.行业竞争驱动
东南亚电商市场激战正酣,Shopee需投入更多资源争夺市场份额,上调手续费可部分缓解资金压力。
三、对卖家的影响
1.利润挤压
薄利商品承压:以售价100元、毛利20元商品为例,扣除原2%佣金、运费及新增4.5%手续费后,净利润可能跌破5%。
资金周转压力:SPayLater回款周期较长,卖家需承担额外资金占用成本。
2.流量与转化权衡
优势:SPayLater用户客单价提升约20%,关闭服务可能流失高潜力客户。
风险:提价转嫁成本可能导致转化率下降,需谨慎平衡。
四、卖家应对策略
1.成本分摊与产品组合
捆绑销售:将低毛利商品与高毛利商品组合,提升整体利润率。
差异化定价:在商品页面明确标注分期手续费,并对分期订单提价1%-2%,引导买家选择一次性付款。
2.精细化运营
智能补货系统:减少库存积压,降低仓储成本。
多账号管理工具:如“跨境卫士”,提升运营效率并保障账号安全。
3.参与平台计划
加入“特别SPayLater计划”:获取程序费用减免及流量支持,但需评估基础4.5%手续费对利润的影响。
优化商品结构:针对分期用户主推高客单价商品,提升单笔订单收益。
4.长期布局
提升复购率:通过会员体系、积分奖励培养忠实客户,降低流量成本。
探索多平台:分散风险,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政策变动。
Shopee此次手续费上调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东南亚电商市场进入“精细化运营”阶段的信号。卖家需关注平台政策动态,及时调整运营策略,避免被动应对。另外,也需关注强化数据驱动决策,通过利润模型测算,明确成本红线与提价阈值。除此之外,更应构建抗风险能力,如优化供应链、拓展私域流量,减少对平台政策的依赖。手续费上调是挑战,亦是优化运营模式的契机。卖家需在利润与流量间找到新平衡点,方能在跨境电商中稳健前行。